國際上測驗學生智力的PISA測驗,今年首度引進電腦測試,在問題解決、數學評估、閱讀,3個評量項目中,新加坡與南韓名列前茅,以往拔頭籌的上海學生,這次卻落到第4名,顯示新加坡和南韓的教育方向,確實有在做調整,而華人教育還是停留在著重在智力發展,不過,這些足以代表這些學生有競爭力嗎?帶您來了解。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15歲學生,做的評量測驗PISA,最新結果出爐。新聞主播:「電腦測驗為主的PISA測驗,在問題解決部分,南韓學生平均561分,只輸新加坡1分,是第2高分的國家。」
這次的PISA測驗分成問題解決、數學評估、閱讀3方面,這3個領域新加坡與南韓都名列前茅,原本被視為水準差不多的香港,這次成績都落後,上次第1名的上海學生,這次卻是摔出前3名。
新聞報導:「上海的學生在44個,參與測驗的國家當中,排名第4名,在新加坡、南韓和日本後面。」
長久以來亞洲國家注重教育,對孩子期望高,不容許失敗,不過這不代表孩子擁有競爭力,教育能夠幫助才智發展,但是程度有限,因為能力必須包含知識、技巧、和態度,華人社會的教育著重知識,但是就業偏重技巧和態度,這些不是單純從課本上就能學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除了知識教育之外,其他的教育比如說,生活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公民教育,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一點大陸老師自己都很清楚,想要培養有競爭能力的下一代,PISA測驗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卻能從中觀察,一個國家教育方向調整,讓各國作為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