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 逢甲大學國貿系應屆畢業生張紹淵,大學四年養成每天記帳的好習慣,四年共花了 爸媽八十四萬多元。 記者劉星君/攝影 |
| 讀私立大學四年要花多少錢?逢甲大學國貿系畢業生張紹淵,大學四年每天記帳各種花費,扣掉獎學金、打工所得,共花了父母八十四萬三千餘元。在臉書分享成果,導師將他的「記帳本」做為財務管理實例案例討論。屏東純樸鄉下長大的張紹淵,高中時代就有存錢習慣,因為座位號碼是「廿二號」,他每天從零用錢中撥出廿二元存起來,三年從不間斷。 為何上大學後開始每天記帳?孝順貼心的他說,家中有四個孩子,他排行老么,念高中時,三個姊姊都在念大學,每到開學前夕,他見到母親為籌龐大學雜費,臉龐有著淚痕、倦容,卻堅持不讓孩子煩惱,上大學後決定每天記帳,才不會透支。
 | 圖/聯合報提供 |
| 他利用每天睡前打開電腦EXCEL記帳,省思一天生活開銷,「爸媽每月寄生活費給我,希望將有限的金額好好運用。」大二他開始打工有了收入,漸漸不用支出爸媽的錢,且因每天記帳,「管控不必要的開銷」做得很徹底,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打開張紹淵的「記帳本」,從上大學第一天到大四畢業,每天每筆花費逐一記錄,細項有三餐、消夜、書錢與娛樂費用等;他說,大一、大二,父母親每月給五到六千元生活費,他規定自己一天不能花超過二三○元。 他設定一套「收、支」辦法,早餐不超過四十元,中餐約七十元,晚餐一百元,他有吃消夜習慣,消夜約六十元,為省錢他去大賣場買奶粉、咖啡包,一天可省五元。 大二起開始校內工讀,每月有兩千到三千不等收入,他將錢存下來,並爭取校內獎學金,作為生活費來源,儘量不再跟爸媽拿錢。 「打工的錢每天存一點點」,張紹淵說,大四到東京自助畢業旅行,共四萬多元旅費,都是他用工讀金節省存下的,「超有成就感。」 記帳四年下來,生活費、學雜費、住宿費加總,再扣掉獎學金、工讀金,花八十四萬三千七百四十七元,他自己都很訝異,「拚命打工、節省,仍居然跟爸媽拿那麼多錢」,也才知道「用爸媽的血汗錢,換取大學生涯的充實與歡樂」,期許自己將來要回饋家人,也會持續記帳。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1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