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數學教師知識庫--李源順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一鍵登錄:

Login

用Google註冊或登入

  1. **本站三願: (1)推行數學感教育; (2)推行國小高年級(班群)專業教學,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 (3)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
  2. **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 請參見"信息公告-網站信息"。
  3. **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新站請註冊;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及隨機碼登入)。若資料無法下載, 請刪除(新站)"mathweb/", 或者(舊站)在"tw/"之後加上"mathweb/"。
  4. **本站為無營利網站,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
  5. **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

括弧為什麼要先算?不要用這是規定帶過

[複製鏈接]
leeys 發表於 2015-3-19 15:12: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括弧為什麼要先算?」大人回答不出來,也不要用「這是規定」帶過
撰文者吳麗芬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瀏覽數:3000+2015-03-13




photos放大顯示
圖片來源:dreamstime_m_45963111

美國曾有一項職場調查指出:每三個高所得工作,就有兩個需要比算術更高深的數學;遠見雜誌也在2006年做了「數學力」如何與高所得工作有關的專題報導,緊接著台灣開始參加PISA評比,12年國教中的特色高中考試也要加考「數學素養」,「數學力」的討論已經佔滿主流媒體版面,「培養孩子數學力」可說是當今顯學。

然而,只談「如何培養」是不夠的,就像一個人整天滋補養身,卻不去呵護原本健康的身體一樣,這樣亂投資一場,結果當然堪憂!「數學力」雖然不是天生的,但人卻天生的配備了學數學的能力,事實上,人天生有學習的能力,這些能力內建在「正常的大腦」裡,透過跟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於是有了「學習」,因此,腦神經科學家說,教育可以被視為一種大腦「造景」的工作,你給它什麼樣的後天環境,就造就怎樣的大腦,「大腦知識與教學」這本書的作者Eric Jensen在談到如何豐富環境以滋養大腦時就說:「無論你多麼興奮地想在環境中增加多少正向的事物,首先要做的,是消除負面的影響」。

因此,消除學習環境中具威脅性的事項非常重要,這對深受科舉文化影響的台灣教育尤其深具意義,我們根據實務上的教學經驗歸納出以下6個主要妨礙「數學力」發展的絆腳石,這些石頭對於發展數學力都深具威脅性,現在,來搬開石頭,讓孩子踏上一條新而有效的學習道路吧!

第一顆石頭 迷信反覆練習
練習是為了加深記憶,而沒有記憶等於沒有學習,所以練習是必要的,但太多練習反而會讓大腦陷入疲乏,就增加「數學力」而言,寫一堆類似的測驗卷希望孩子記住題型跟解法,結果是造成孩子頭腦的僵化。然而,什麼是適度的練習呢?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練幾題?寫幾張?不會害你倒胃口?

第二顆石頭 只追求標準答案或滿分
「媽,告訴我答案就好」,至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而不是那個答案?在標準答案下長大的小孩不喜歡去想,而「思考」卻是培養數學力最需要的方法,腦神經科學家也告訴我們,神經系統的成長是來自於問題解決的歷程,而非結果。

標準答案式的教育通常跟追求滿分息息相關,一張考卷發下來,大人往往不在意孩子對了幾題,只在乎他們錯了幾題,不在意孩子得了幾分,只在乎他們少了幾分。這種從滿分往下扣的「減法」思維,是苛責式教育的溫床,只看缺點忽略已有成就,容易造成小孩「自我感覺很差」,沒自信的人無法面對挑戰,因為數學力不是「會考試」的能力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很多種。


★ 「投資一定有風險,但別盲目拿錢冒險」
投資可以有聰明的方法,如何掌握趨勢,降低市場風險,來聽聽別人怎麼說...


dc3212f7b97d2cdb7c5b5e74623ac729.jpg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1430&pnumber=1%E6%AF%94%E5%A6%82%E5%95%8F%E3%80%8C%E6%8B%AC%E5%BC%A7%E7%82%BA%E4%BB%80%E9%BA%BC%E8%A6%81%E5%85%88%E7%AE%97%EF%BC%9F%E3%80%8D%E5%A4%A7%E4%BA%BA%E9%83%BD%E4%B8%8D%E5%AE%9C%E5%8F%AA%E6%98%AF%E8%AA%AA%E3%80%8C%E8%A6%8F%E5%AE%9A%E7%9A%84%E3%80%8D%E6%88%96%E8%AA%AA%E3%80%8C%E8%A8%98%E8%B5%B7%E4%BE%86%E5%B0%B1%E5%A5%BD%E3%80%8D%E5%B0%B1%E6%89%93%E7%99%BC%E6%8E%89%EF%BC%8C%E5%AF%A7%E5%8F%AF%E8%AA%AA%EF%BC%9A%E3%80%8C%E4%BD%A0%E7%9A%84%E5%95%8F%E9%A1%8C%E5%BE%88%E5%A5%BD%EF%BC%8C%E6%88%91%E4%B9%9F%E4%B8%8D%E7%9F%A5%E9%81%93%EF%BC%8C%E8%AE%93%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7%A0%94%E7%A9%B6%E7%9C%8B%E7%9C%8B%E2%80%A6%E3%80%8D%E7%A0%94%E7%A9%B6%E4%B8%8D%E5%87%BA%E4%BE%86%E5%B0%B1%E7%AE%97%E4%BA%86%EF%BC%8C%E8%87%B3%E5%B0%91%E7%95%99%E7%B5%A6%E5%AD%A9%E5%AD%90%E4%B8%80%E5%80%8B%E5%A5%BD%E6%85%8B%E5%BA%A6%EF%BC%8C%E4%B9%9F%E5%91%B5%E8%AD%B7%E4%BA%86%E5%AD%A9%E5%AD%90%E7%9A%84%E5%A5%BD%E5%A5%87%E5%BF%83%E3%80%82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林秩宇@FB 發表於 2015-3-30 10:25:52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手上路|主題 |帖子 |積分 32

本帖最後由 林秩宇@FB 於 2015-3-30 11:04 編輯

在台灣的教育上真的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從各地補習班的林立便可想而知 因為台灣的制度化式升學機制,家長們也無可奈何的只好送小孩到補習班,原因並不是學校老師教得不好,而是台灣的考試僵化,像我國中升高中時,因為要複習國一到國三的考試內容移植不斷的重複練習,寫題目,印考卷,其實有很多東西我覺得不必一看再看 一寫再寫,每次到了學校段考時就開始考衝,寫各個學校的題目,明明有些就是已經了解了還要繼續寫,但這也不能全怪補習班,因為他們如果自己學生的成績不理想,也沒有人會來報名,說到底就是因為考試制度封閉 錯了一就掉了一個學校,所以才會寫每一題的都寫的步步心驚,我知道現在教育部提出的十二年國教就是為了要解除那些明星學校的階級,如果沒有明星學校,學生也不用爭破頭每隔人都去上補習班 但那些明星學校怎肯放棄自己的地位? 雖然配合教育部開放了一些名額,但那一些些的名額說真的真的沒辦法撼動它,那些功課比較不好得進去也只會被歸類成放牛班的學生,舉個例來說 一班如果有40名學生,10個學生是從直升或繁星上來的 因為基礎比較差,所以一開始也會跟不上,又加上大多數都是基礎較好的,老師也不會格外輔導,因為老師薪水也是固定的,他教那些不懂的學生既沒有錢學生又是慢董,需要其大的耐心,那老師又何必交ㄋ,所以教育部這制度是還需要改善的,不需要超英趕美,照著自己的步驟慢慢走,問題往往會慢慢解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e-mai: leeys@uTaipei.edu.tw, 以及leeys@go.uTaipei.edu.tw 電話02-23113040#1904, 或1913(系辦劉俐均)

李源順©2000|使用Google搜索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數學教師知識庫  

GMT+8, 2023-5-30 08:55 , Processed in 0.15385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F1.0

© 2001-2023 Comsenz Inc. & Discuz! Fans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