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2680數學老師的數學夠好了嗎?要提升數學教育,關鍵不全在教學技巧,更要緊的是數學老師的本科知識。撰文/翁秉仁 除了學生,在教育現場最重要的是老師。
不過數學教育有個兩難:數學因為是重要科目,課程時數多,需要大量老師,但數學能力多半不是天賦,無法對老師要求過高。因此想要把所有學生的數學程度都帶上來,恐怕不容易。
教書除了熱忱,還需要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許多人以為台灣的老師知識足夠,教書有問題也許是不會教,拚命去改進教學法。果真如此?
台灣小學老師是包班制,要求「全能」的老師參與學生的生活學習。這個制度的前提除了知識內容相對簡單,也預設全面的師資教育。
在我小時候,當老師的競爭很激烈,許多同學以師專為第一志願,曾經產生許多高素質老師。但隨著社會變遷,老師的光環褪去,1994年「師資培育法」通過,更一舉改變教師培育的路徑,師資來源雖然更多元,師資培育的傳統卻逐漸邊緣化。據估計五年內,正統師專的小學老師逐漸退休,這個斷層將是台灣小學數學教育未來的風險。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黃敏雄分析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資料,發現數學教育從小四到國二班級內差異普遍變大。一方面,這可能反映小學師資在五、六年級需要加強,同時也提示補救教學應該從根源的小學先做起。許多國家都把補救教學納入正式的教學時間,這是正視基本課程重要性的自然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