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數學教師知識庫--李源順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一鍵登錄:

Login

用Google註冊或登入

  1. **本站三願: (1)推行數學感教育; (2)推行國小高年級(班群)專業教學,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 (3)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
  2. **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 請參見"信息公告-網站信息"。
  3. **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新站請註冊;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及隨機碼登入)。若資料無法下載, 請刪除(新站)"mathweb/", 或者(舊站)在"tw/"之後加上"mathweb/"。
  4. **本站為無營利網站,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
  5. **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

**教材開發和使用注意事項

[複製鏈接]
leeys 發表於 2015-6-4 17:2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一、讓老師成為有數學感的老師




  • 請老師時常想,我的教學是否有數學感(我知道我在教學什麼,我知道學生在學什麼)?為什麼有或者沒有?
  • 請老師時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
  • 請老師時常想,我以前怎麼學的?低、中、高學習成就,像我那樣學,好嗎?
  • 大原則,老師的教學不能因此有太多的困擾;學生的學習不能因此有太多的困擾。



二、教學重點




  • 希望老師能快速掌握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此,內容主要要與本單元有關,且要連結前面最為相關的知識。
  • 數單元的內容:儘量分為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解題性知識。也把相關理論適時納入:例如,(1)生活語言與數學語言,(2)啟蒙概念,(3)概念、運算、性質,(4)概念推廣,(5)概念間的關係,(6)正、逆概念,(7)多元解法,(8)解決生活問題(數學素養)。
  • 多元優選的教學方法列出,讓老師融入教學之中。


三、教案(教學模組)




  • 簡要寫出教學的重點和相關理論,和在那個地方適合融入五個核心內涵。
  • 儘量讓老師一看,就知道該問題的理論和重要概念。
  • 為了使教案清晰,不特別強調教學方法。而把教學方法獨立在教學重點之中,請老師自己對學生的了解改變教學方法。
  • 因為把教學方法、教學重點放在一起,會使閱讀量增加;若獨立放置,則需老師自己反省,現在適合使用那一種教學方法。各有利弊。
  • 每個單元的教學前,請老師(有時間的話)複習最相關的概念。
  • 每個單元的教學後,請老師(有時間的話)問學生在這個單元學到什麼(進行課程統整)。
  • 若老師在課堂上沒時間做課程統整,可以要學生(1). 回家做小組討論,(2). 把它寫下來公佈到公佈欄,(3). 利用網站做討論,老師再給與獎勵。(例如分程度低、中、高分別獎勵;可以分進步最多、最有創意、...;每三個單元、每個月結案一次)
  • 教學方法可以思考:(1). 老師講述,(2). 全班討論(可以分師生的討論,生生的討論),(3). 小組合作學習,(4). 學生獨立練習。
  • 教學方法也可以思考:(1). 引導式教學法,(2). 解題式或者探究式教學法。


四、學習單




  • 只把五個重要內涵放入,其他試卷上會出的問題,一律省去。不要讓學生做重覆的練習,增加老師的困擾。
  • 為了照顧低、中、高學習成就,學習單需要有用打勾或者打叉的多重是非題(複選題),讓低成就學生有機會看懂我們想要讓他學會的五個內涵。例如,畫很多圖形表示題目的意思,看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
  • 多重是非題的例子,可以從不同情境結構、語意結構、運算結構;數字(大、小整數、數、小數)的變化;不同表徵...等方向命題。同時,讓每一種類型都有機會呈現。
  • 另加一張讓學生自由發揮的開放性問題,讓老師依學生的程度自由選擇。
  • 要有一份參考答案。
  • 讓中、低成就學生有數學感,需要更久的時間。因此,學習單的使用很有彈性。(1). 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全班討論,讓低成就學生知道怎麼寫。(2). 老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寫。(3). 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練習。(4). 老師可以當做小考試卷。只要老師告訴我們如何使用學習單即可。


五、課程統整單



  • 老師可以在每個單元上完之後,花一點時間和學生討論,「這個單元我們學到什麼」。
  • 除了讓學生說出學過的內容名稱、程序性知識之外,也要說出概念性知識,以及解題性知識
  • 可以讓學生說出概念、運算、性質
    可以的話,讓學生說出學習的方法,以及他的發現(和先前學的,那些地方一樣,那些地方不一樣)
  • 上述3點,也是撰寫課程統整單,要注意的內容。內容要簡潔、清晰,不要太複雜。
  • 課統整單的使用,一定要顧及低成就學生旳感受和學習。因此,可以只讓低就學生看、讀。老師視學生的學習,再慢慢加重要求。
  • 課程統整單的內容改成:一、這個單元我學到什麼?(可包括概念、運算、性質;或者概念、程序、解題)二、我還發現什麼?(可包括新、舊知識間旳關係)
  • 可以用條列填空式,讓中、低成就學生作答。
  • 要有一份參考答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超级厉害 發表於 2015-10-5 18: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手上路|主題 |帖子 |積分 16

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超级厉害 發表於 2015-10-5 18: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手上路|主題 |帖子 |積分 16

灌灌灌灌灌灌灌灌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e-mai: leeys@uTaipei.edu.tw, 以及leeys@go.uTaipei.edu.tw 電話02-23113040#1904, 或1913(系辦劉俐均)

李源順©2000|使用Google搜索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數學教師知識庫  

GMT+8, 2023-3-31 02:37 , Processed in 0.0816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F1.0

© 2001-2023 Comsenz Inc. & Discuz! Fans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