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數學教師知識庫--李源順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一鍵登錄:

Login

用Google註冊或登入

  1. **本站三願: (1)推行數學感教育; (2)推行國小高年級(班群)專業教學,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 (3)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
  2. **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 請參見"信息公告-網站信息"。
  3. **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新站請註冊;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及隨機碼登入)。若資料無法下載, 請刪除(新站)"mathweb/", 或者(舊站)在"tw/"之後加上"mathweb/"。
  4. **本站為無營利網站,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
  5. **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

讓我們來說說, 教育上有那些邏輯不通的事

[複製鏈接]
leeys 發表於 2016-4-19 21:4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我的研究經驗發現, 一個人做事, 經驗非常重要, 但是一個人的經驗還是有限, 要運有限的經驗去做未知的事情, 是有危險性的。因此, 在經驗主義下, 理性主義 -- 邏輯論述 -- 也同等重要。也就是, 在我們不能進行實驗的情形下, 運用合理的邏輯去推論, 做事, 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感受, 目前的教育, 有一些不合邏輯的事, 在此提出來, 大家合理批判。


也歡迎大家, 一起來推動合理的教育政策


一、現今的師資培育政策以及教師教學政策是分離的問題
  • 我國小學的教師教學政策至今沒有變異過,都是屬於包班政策。1987年之後師資培育政策更弦易策,九所師範專科學校紛紛改制成師範學院、大學,這時候開始,我國的師資培育政策採分科培育。
  • 四十學分的教育學程政策,不足以培養優秀的包班教師。1994年「師資培育法」通過,所有的大學生只要修滿四十學分的教育學程,便取得小學合格教師的資格。2005年之後改變為需要通過教師檢定考試,才能取得合格教師證書。因為師資培育多元化,加上少子化的問題,職前教師的素質下降。據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招生組的內部統計資料,教育大學的入學學生大約是全國考生素質的50%。同時四十學分教育學程,以數學教育課程為例,「最多」只有四學分(普通數學和數學科教材教法)。因此文組的職前教師沒足夠的理科教學知能,理組的職前教師沒有足夠的文科教學知能來教育我國的學生。
  • 想進一步了解的請參見, http://www.mtedu.utaipei.edu.tw/ ... =343&extra=page%3D1




二、校長有責無權的不合理問題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則指出,對校長而言,辦學的動力來自對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光榮感與尊榮感。但是現在的校長有責無權,資源與支援常不到位,辦學環境越來越困難與不友善,必須委曲求全;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不確定因素多,影響家庭生活,還得概括承受辦學成敗。(引自「不再是榮譽」國中小學校長難為 驚見50歲退休潮) 也參見,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7659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leeys 發表於 2016-4-20 09: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RE: 讓我們來說說, 教育上有那些邏輯不通的事

鄭主任回應得好, 如何解決問題, 才是真正的重點。


由上而下, 只有一位部長, 要處理太多的事務, 凡事親恭, 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團隊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有權的 "委員" 當道的環境下, 有多少 "上位" 敢據理力爭? 敢實事求事? 敢合理論辯?
我不相信, 教育的 "上" 沒聽過, 沒想過(這末免太...), 但敢實行嗎?


由下而上, 有太多的下了。有辦法凝聚共識嗎? 很難, 有人認為沒有魚, 蝦也好; 只要 "上" 給一點好處(這就是 "上" 很會做的事),便不再據力爭了。這些 "下" 或許也可以解釋成順勢而為。


還有關心教育的團體呢?他們會為大環境話嗎?希望他們會。


現今的社會問題,可能出在,大家以自己的小利為先。我希望能變成,以大利為先,再 "有點" 小利。畢竟沒有小利,誰要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e-mai: leeys@uTaipei.edu.tw, 以及leeys@go.uTaipei.edu.tw 電話02-23113040#1904, 或1913(系辦劉俐均)

李源順©2000|使用Google搜索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數學教師知識庫  

GMT+8, 2023-5-30 09:26 , Processed in 0.10391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F1.0

© 2001-2023 Comsenz Inc. & Discuz! Fans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