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數學教師知識庫--李源順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一鍵登錄:

Login

用Google註冊或登入

  1. **本站三願: (1)推行數學感教育; (2)推行國小高年級(班群)專業教學,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 (3)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
  2. **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 請參見"信息公告-網站信息"。
  3. **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新站請註冊;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及隨機碼登入)。若資料無法下載, 請刪除(新站)"mathweb/", 或者(舊站)在"tw/"之後加上"mathweb/"。
  4. **本站為無營利網站,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
  5. **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

算術、數學與數學語言

[複製鏈接]
leeys 發表於 2016-5-20 16:47: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算術、數學與數學語言
作者謝其政 | 民報 – 2016年5月20日 下午4:32

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伽利略(Galileo1564~1642)說: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與圖形來書寫的。德意志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 1646~1716)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按數學規律來發生。西方二位對人類知識啟蒙都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數學家,在16、17世紀時都用簡明的語言,勾畫出數學是自然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很多人國小階段數學成績一直都不錯,經常考100分,但自從上了國中,尤其是到了國二數學代數進入二次式、二次方程、二元方程組、平面幾何......等抽象概念思考內容,再加入了理、化課程,數理就成了很多學生的夢魘與傷痛。盤點數理化3科成績單,就從來沒有及格過,就算是及格,也是經過老師加分、加分再加分後才勉強及格者,大有人在。
小學數學課綱內容,其數學雖然與國中階段相同,包含:數與量、幾何、代數、統計與機率等四大領域。但在國小的數學中,其主要內容還是在數與量加上簡單的幾何學,至於代數、統計與機率則著墨甚少。因此,小學數學就其內容而言,只是數字間的四則運算。在實施9年國民義務教育前,國小只有算術課,並無數學課。也因此有很多人誤解以為算術就是數學(算術就是數學用數學符號表答為算術=數學)。正確的說法應試算術只是數學的一部分,用數學語言應說:算術包含於數學(算數數學)或數學包含算術(數學算術)。
生活中的數學,可能僅僅應用到簡單的算術。從婆婆媽媽在菜市場與販夫走卒的交易行為,到整理家庭收支帳務,及每年都會遇到的綜合所得稅申報......等等,都會用到算術。就算是將數學窄化到上開範圍,仍然有很多的人遇到數字就頭痛。甚至打從高二可以揮別數學起,就在生活中與數學形成二條永遠不相交的平行線。
有很多的論述遇到數學就出現了盲點與誤區,且此種論述語法亦都語焉不詳的一直被沿用著。如:近日因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一倍,這句話翻成數學語言為: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為原來的2倍。若依此語法陳述:近日因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三倍,將這句話翻成數學語言為: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為原來的3倍。接下來近日因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二倍;依上述邏輯,將這句話翻成數學語言為:豪雨造成蔬菜減產,蔬菜價格漲為原來的x倍,這個x到底應該是2還是3?可能誰都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答案。
漲一倍出現問題,減一倍(也有減一半之說,不管是一倍或一半其意亦均同又步入另一個盲點與誤區)更令人費解。風調雨順香蕉大豐收,價格減一倍,蕉農叫苦連天。這句話翻成數學語言為:香蕉大豐收,造成香蕉價格為原價格來的1/2,如此說明,語意明確。若香蕉大豐收價格造成香蕉價格為原來的1/3時,依先前語法,到底香蕉大豐收價格減y倍,此時這個y到底應為何?又是另一個難解習題。不管是漲價或跌價在數學中除了有整數外還有分數或百分比。在股市其漲跌幅都使用精準的百分比表示,股民也都能清楚解讀之。但我們怎能容忍這種沿用多年,卻無法精準表達意思的語法經常出現呢?顯然我們的基礎科普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學本來就在生活中,社會科學也都承認數字會說話,用數字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較具說服力。很多原本抽象的議題,也被想辦法量化,如:施政滿意度、電視收視率、經濟成長率......等等。數學在生活中已無所不在,數學不再是學理工或科研人員的專利。應如何用數學語言溝通,當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漲一倍、減一倍這類語焉不詳的語法應全面修改成數學語言,用精準的數學語法,把話說得更清楚,以減少溝通障礙及衍生不必要的衝突。此一浩大工程,除了應在學校正規課程加大力度教育外,也請無所不能的媒體,在撰文時多使用數學語言,避免語法語焉不詳的論述一再出現,誤導讀者。
https://tw.news.yahoo.com/-083231380.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e-mai: leeys@uTaipei.edu.tw, 以及leeys@go.uTaipei.edu.tw 電話02-23113040#1904, 或1913(系辦劉俐均)

李源順©2000|使用Google搜索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數學教師知識庫  

GMT+8, 2023-9-26 00:03 , Processed in 0.0646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F1.0

© 2001-2023 Comsenz Inc. & Discuz! Fans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