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數學教師知識庫--李源順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一鍵登錄:

Login

用Google註冊或登入

  1. **本站三願: (1)推行數學感教育; (2)推行國小高年級(班群)專業教學, 或者有助教師培育與教學合流的政策; (3)為台灣教師建立數學教學入口網站。
  2. **本站智慧財產權問題與系統問題, 請參見"信息公告-網站信息"。
  3. **本站正在進行新舊更替(新站請註冊;舊站請用原來的帳號登入,或者在帳號和密碼都輸入guest,及隨機碼登入)。若資料無法下載, 請刪除(新站)"mathweb/", 或者(舊站)在"tw/"之後加上"mathweb/"。
  4. **本站為無營利網站,公開給已註冊會員找尋和放置數學教育相關資訊之用。請願意協助豐富內容的讀者將所缺資料,自行發佈到相關區塊。也歡迎學者自行將著作上傳到本網站,以利學術與實務交流。
  5. **使用Google搜索本站_____________

為什麼美國數學家最賺,臺灣卻不是如此?

[複製鏈接]
leeys 發表於 2016-8-4 21: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管理員|主題 |帖子 |積分 1萬

為什麼美國數學家最賺,臺灣卻不是如此?
主題分類:謀權奪利真英雄-牧清華

最近有一篇報導很紅,內容大概是說美國職場調查網站CareerCast.com公布2014年度最佳工作,數學家打敗所有職業,以去年年薪中值10萬1360美元榮登今年榜首,2022年前就業成長預估達23%,前景看俏。最棒工作其次是大學教授、統計學家。

看到這則新聞,我想最高興的大概就是:大學數學系研究統計的教授吧。
集最棒工作前三名於一身,簡直就是 "前途無量"。

2014-04-22_155222.png


然而,別高興太早,在臺灣可能不是如此。不信把全國大學數學系統計相關領域的教授收集起來,其平均年薪可能比不上台X電一個中階主管年薪。

真的阿,當你要念數學系,很多父母一定會告訴你:別傻了,在臺灣最紅的就是電機、資訊、生物工程等...這些明日之星產業,你去唸基礎科學,以後要找什麼工作阿?

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理學院的科系,似乎在臺灣漸漸活不下去!

另一方面,個人認為這篇報導有嚴重的偏頗,擺明就是要說 "資料科學家" 是未來最紅最賺的職業,雖然已經有很多相關報導,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2009年世界知名期刊Nature,有一篇Letter的論文發表,其研究內容提出了一個利用google query search的model去預測流感高峰。



這篇文章非常轟動,除了是因為發表在Nature之外,也證明資料分析確實有其可貴之處。

而利用這樣的概念去預測什麼時候會發生流感大流行,概念現在聽起來也非常make sense。(註: 當時2009年巨量資料尚未爆紅)

為什麼咧? 舉例來說,家裡有小朋友生病了,父母可能會上網查去哪看醫生,要吃什麼感冒藥,要如何做好照顧等醫療保健相關字眼詢問Google大神。

而這項研究成果也顯示這個方法確實有其準確度,至少也比當時美國疾病管理局預估的還要準確。

然而,近幾年來,這準確度似乎消失了。最近一篇報導明顯指出用這方法的失敗。


巨量資料只是噱頭? 神話即將破滅嗎?
牧清華認為,不是模型方法失效,更不是巨量資料神話破滅。而是因為data更多,分析也將更為複雜。

舉例來說,資訊的普及,讓越來越多人可以使用網路。網路使用者變多,各種層面領域的人都會加入,各種議題都會被討論。

可能養身意識的抬頭,讓家庭主婦,婆婆媽媽都喜歡利用網路查詢流感相關資訊;可能社群網站的興起,讓流感討論更為普及,電視上這幾年不也出現了57健康同學會,健康兩點靈類似性質的節目。這些都是隨著時間累積出來不同於過去的產品。

牧清華認為,重點不在模型失準,而是時間在變,資料量在成長,資料類型在多元,分析模型勢必也要跟著調整。

然而,要調整模型,分析資料,這絕對不是一 項簡單的工作。牧清華甚至可以說,能勝任這些模型建置與資料分析工作的,都是厲害的數學家、統計學家、資訊工程師。 (而集這三者於一身的也正是google最想找的人才)

這就是為什麼數學家在美國這麼屌的原因!反過來看台灣,牧清華就說自己的經驗好了。

我剛出社會找第一份工作時,充滿理想抱負,最希望找的工作就是 "一秒好幾萬上下的交易員"。當時小弟正是數學系畢業,有一些資訊工程背景。就像"謀權奪利真英雄"專欄標題所寫的:醉心於期權交易。小弟的數理資訊背景,尤其想往高頻交易發展。

我當時投履歷給國內幾家券商,有獲得幾家券商的面試機會。然而,在與券商主管談話後,不同家的面試主管竟都給了一個很"共同的理由"拒絕我,彷彿是事先串通好的。

台灣在高頻交易的市場尚未普及成熟,我們還不敢輕易嘗試,也許再過個三五年吧。

真的,不同的券商面試官竟然會跟我講一樣的話,這讓我印象深刻,也百思不得其解。

我一直認為,就是因為不成熟,所以這才是你們這些券商的機會,就是因為還不普及,你們現在跨進去才有利可圖阿!

當然,沒給我offer的原因除了上面這些,牧清華不是財經科班出身也是原因之一。

我可以說國內券商太保守,風險管控的相當好,不輕易嘗試不熟的東西。然而,我們再看一則國外期貨商來台灣擴展據點的工作徵求。這是獵人頭公司找上牧清華的,公司要求條件如下:

1. 數理、資訊工程相關科系畢業,學士、碩士、(博士)成績皆要在前10%
2. 對財務金融領域一片空白
3. 多益成績800分以上

沒錯,尤其是第2點,一旦你修過財務金融的相關課程,你就不用去了。

對方要的,就是你優秀的"數理能力",然後把你當一片白紙,重新訓練,不受傳統金融知識的羈絆,這樣才能 "賺大錢"!

這樣的人才,在台灣不是去台X電就是去聯X科。而這家國外期貨商,竟然給了七萬美金起跳的年薪。在台灣,大概也只有拿著Google接受函去投靠郭董的新鮮人可以有這樣的年薪數字。

很可惜,臺灣業界似乎還不懂得怎麼用人才。牧清華要說:台灣學生不是沒實力,只是不知道實力該怎麼用?

最後,送給大家下面這張照片。這是牧清華一位熱愛騎單車的朋友隨手拍的,在宇老觀景臺,隨便拍就這麼美,標題是 "臺灣是寶島,不要在說他是鬼島了"。



的確,台灣很美,很多地方都很美,只是我們都沒發現。因為更多的焦點是在電視雜誌報導的政治新聞。


台灣不只美,台灣人還很有實力,任勞任怨,不屈不饒。數學實力,程式能力,創意無限,全都一手包辦。

真的,台灣一直很棒,只是我們一直低估自己,看到外國人就覺得很威。牧清華要說:台灣的月亮就很圓了,外國的月亮不會比較圓。

期許未來,台灣也出現像Google一樣的企業,出現像Jobs一樣的人物來改變世界。

期許未來,台灣金融界出現真正的台灣股神,出現像Jame Simons一樣的傳奇人物。

http://www.bituzi.com/2014/04/mathisbest.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e-mai: leeys@uTaipei.edu.tw, 以及leeys@go.uTaipei.edu.tw 電話02-23113040#1904, 或1913(系辦劉俐均)

李源順©2000|使用Google搜索本站|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數學教師知識庫  

GMT+8, 2023-6-8 19:53 , Processed in 0.14198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F1.0

© 2001-2023 Comsenz Inc. & Discuz! Fans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