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丘成桐 差點養鴨去 2013/07/30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丘成桐十四歲那年父親驟逝,差點中斷學業的他,最後成為馳名國際的數學大師。丘成桐昨以自身經驗勉勵青年學子,不要怕苦難及挑戰,苦難會讓人成熟和進步,並教會如何快速做出正確決定,「因為在逆境中,我們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和後悔。」
丘成桐昨天在台大演講,聽講者包括高中及大學生。丘成桐以自身為例,父親過世時,家中有八個兄弟姊妹,家計負擔非常大,差一點要放棄學業,靠養鴨子謀生;但在母親和大姊的堅持及犧牲下,讓家中年幼的孩子繼續念書。 丘成桐念中學除了靠獎學金,也必須當家教賺取生活費。不過,這樣的經歷讓他堅強,堅決往數學領域發展,且一定要出人頭地。
他以最近才獲得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的留美大陸學者張益唐為例,雖然多年來生活很艱苦,仍堅持做心愛的數論研究,兩個月前因破解數學大師百年來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孿生質數猜想」,廿多年來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丘成桐勉勵對數學有興趣的青年,勇敢往數學研究的路走,「數學家不會找不到事做,不論是大學,還是華爾街,都需要數學人才」。
他並鼓勵跨領域學習和研究,丘成桐說,數學和科學由許多科目組成,探索時會產生許多新的課題,且許多新的研究課題往往來自兩個或多個古老科目的融合。
例如愛因斯坦將狹義相對論與牛頓引力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也是物理學的巨大成就;他建議學生至少同時掌握兩門不同領域 的知識。
|